中美外交史上最传奇的角色“蒲安臣”


    美国旧金山附近有个伯林盖姆市(Burlingame),忽然一天好奇这个地名到底是代表什么意思,用古狗搜索了一下,原来是来自一个一百多年前美国人的名字,他在这里曾经拥有过一大片土地,准备退休后在这里过农场田园式悠闲日子。这倒不奇怪,因为美国的一些城市经常以历史上早期人物命名。再仔细了解这个人的背景却很有意思了,原来他是美国林肯政府前后时期的律师、国会议员、外交官。尤其令人眼球掉地的是,他竟然先后担任过美国驻华公使和中国清朝外交公使两种截然相反的角色,代表清政府出访与欧美各国交涉谈判,这在中美外交史上是一段空前奇闻,也应该是绝后了,估计以后中国任何政府再也不会把本国重大外交交给一个外国洋人操办。
这个人就是蒲安臣 (Anson Burlingame)。或许中文对伯林盖姆市的官方翻译应该改成有血有肉的“蒲安臣”来永远纪念他,因为作为“最年轻政府的儿子,最古老政府的代表”,他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中国历史里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废奴英雄

   蒲安臣1820年出生在纽约州,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后来在波士顿从事律师职业,1855-1861担任美国国会议员,极具个人魅力,素以演说雄辩著称,兼具文武双全。资料记载,在从政期间他坚定支持废奴主义,并曾经与一位赞成黑奴制的国会议员相约决斗 ,其实是那位老兄先下战书,蒲安臣乐呵呵急不可耐立马接下,且不知蒲安臣还享有神枪手的名号。当时美国法律禁止决斗,所以地点特意选在了尼亚加拉瀑布的加拿大边境一侧,蒲安臣端着枪在那里等着,大家也都准备看热闹呢,可惜那位议员一看玩真的就胆小怕死没敢露面,闹得丢人现眼,而蒲安臣因此声名大振,成了废奴支持者中的新英雄。


  驻华公使蒲安臣给恭亲王的信函
 
驻华公使

1861年蒲安臣被林肯总统任命为美国驻华公使,来到了北京,他立志紧密连接世界最年轻和最古老的东西方两个大国。在对待中国的态度和政策上,与两次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各国列强不同,蒲安臣的思维和做法是平等合作而不是武力胁迫,主动帮中国政府解决了一些棘手的外交难题,“其人处事平和,能知中外大体。。。遇有中国不便之事,极肯排难解纷”,个人也逐步与清政府,尤其与六爷恭亲王奕訢,培养建立起了良好的相互信赖合作关系,成为了“中国人民友好人士”。蒲安臣的这种理念和方式并不突兀奇怪,他一贯主张倡导种族平等的思想,同情受压迫民族,支持废除奴隶制,尊重国家主权的完整,这也顺其应用到了对中国关系和华人地位上,虽然经常被认为是中国队选手,完全站错队了,但他在中国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正面影响到西方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姿态。
其实蒲安臣刚到中国时的日子也不好过,尽管他是美国公使,但很多在华美国老乡最初根本不把他太当回事儿,经常发生一些外交违规行为,他严厉果断制止了这些乱象。那时候,外国人在华犯罪不属于中国法律管辖之下,都是本国人自己处理,一些罪犯从而逍遥法外。而蒲安臣尽管沿用这一做法,但他总是让双方出庭作证辩护,正直公平地判定案例,甚至曾经因杀害中国人而判处美国人绞刑,对同胞心肠可真够“狠”的。另一方面他也努力劝说中国清政府睁开眼睛,变革体制,尊重接受国际准则条令,以及推动支持在华办学和开矿等事业,最终使中国成为一个文明开放的现代化的国家。


蒲安臣与中国使团成员

中国代表

1867年,当蒲安臣准备圆满卸任,返回美国继续从事他的政治生涯时,却中奖被中国清政府选聘为全权外交公使。经恭亲王大力推荐,在美国政府和同治皇帝亲自批准下,他欣然接受任命,立马华丽变身,代表大清出访世界,与西方各列强谈判修订条约,维护中国主权,争取双边利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派遣外交使团出访西方列强,而中国代表团团长却是来自西方的洋干部。
话说为了让闭关锁国的清政府也学习采用国际和西方的外交政策和程序,欧美国家一直劝说建议中国政府向海外派出外交访问使团,算是走向世界,相互了解,增进交流。清政府最终同意组成使团出访欧美各国。但当时在国内搜寻物色不到懂得语言和西式外交的合适人才,最后竟然想起来蒲安臣这几年作为美国公使对中国挺哥们的,私人关系也铁,这人应该靠谱。再说相比较而言,英法美三国以财力雄视西洋,势各相等,其中美国最为安静,性亦平和。美国佬整体本质上看来比英夷和俄国毛子等那几个强盗国家厚道实诚多了,还经常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调解各国纠纷,主持公道正义。连万世完人曾国藩都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说:美利坚人,性质醇厚,其于中国素称恭顺
所以清政府脑洞大开,作出了罕见的英明决定,放心任命蒲安臣作为清廷公使,率领几个学徒官员和英法协理等一众人出访欧美各国,以夷制夷,这是中国外交一大创举。虽然保守迂腐,当时清政府在不拘一格选拔洋人才方面却有独到之处,当时大清全国的海关总税务长是英国人赫德 (Robert Hart),除了他的专业经验能力,政府知道这是个肥差,弄个国人上去不知要贪污腐化到什么程度了,还是这些老实巴交的职业洋人清廉可靠。同时期还有常胜军的领导美国人华尔 (Frederick Ward,后入中国籍) 和后来接任的英国人戈登 (Charles  Gordon),尽管两位老兄对训练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军队功不可没,但是因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暴动,均在中国当朝史观里仍属负面人物,关于他们这里就先不多说了。


蒲安臣率中国使团与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

出使美国

蒲安臣也具有优秀职业道德和良好个人品质,加上本来信仰并为之奋斗的国家人权平等理念,他不负清政府之重托和信任,1868年首先从上海起锚扬帆,直奔美国试刀,代表中国和自己的国家较汁抬扛谈判。借助自己在美国政界的名望和人脉进行游说宣传。他在纽约演讲中说道 “我期望中国保持自主,维护独立,拥有平等,并且对其他国家赋予同等权利”。遵循中美相互平等互惠原则,浦安臣最后在华盛顿与美国政府签署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丧权辱国”《天津条约》的全新续增版,史称《蒲安臣条约》,可以说是美国人和美国人签了一个关于中国人的法令 —这次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
条约内容包括中美贸易平等,公民最惠国待遇,限制干涉中国内务,华人在美居留和旅行权并受到平等保护等条款,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双方人员在对方国家的教育上学权利,这等于为后来的中国派遣留学生奠定了政策基础,所以从这一点说,早期中国幼童赴美留学最初起源于这个条款的设立。下面引用条约中关于居住和旅行的一项条款,中文原件目前收藏在台湾。
【美国人民前往中国,或经历各处,或常行居住,中国总须按照相待最优之国所得经历与常住之利益,俾美国人一体均沾。中国人至美国,或经历各处,或常行居住,美国亦必按照相待最优之国所得经历与常住之利益,俾中国人一体均沾】
尽管《蒲安臣条约》在后世被某些人认为是一个卖国条约,从世界发展和中国进步角度来看,其实它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和中国的第一个平等条约,推动了中国的门户开放,当时广泛受到了中美两边开明人士的欢呼点赞,“彼条约实为最自由最平等之条约也”(梁启超语),也标志着中美友好平等关系的开始。
作为曾经的中国赴美留学生,我要特意多说几句《蒲安臣条约》对中国留学教育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在依据条约的基础上,1872年开始,清政府选派4120名中国幼童留美,由此开始了中国留学美国的新篇章。幼童培养回国后基本成为了各行业人才,包括铁路专家詹天佑、民国总理唐绍仪、驻美公使梁诚等,极大促进了中国的民主进程和现代发展,还有几位从军在甲午海战和中法海战中为国捐躯。而梁诚后来又经过争取“庚子赔款”,进一步推动了赴美留学,也才有了今天的“清华大学”(北京和台湾)。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大陆留学美国一度中断,70年代末由曾经的留洋生邓小平亲自拍板,重新恢复了赴美留学,而今天高达数十万的中国留学生在美读书学习,接受西式教育。饮水思源,蒲安臣居功至首。

第一批留美幼童中的六位,左2是梁敦彦,后来成为清朝“外交部长”
 
游说欧洲

在美国取得开门红后,蒲安臣又继续以清朝“钦差大臣”身份,马不停蹄出访了英国、法国、丹麦、瑞典、荷兰等欧洲各国,在法国就待了长达6个月。在欧洲先后拜会了维多利亚女王,觐见了拿破仑三世,会晤了俾斯麦首相,四处努力游说公关。除了英国和普鲁士各发表了一份符合蒲安臣要求的声明,蒲安臣没有能够和任何欧洲国家成功签订类似的实质性合约,但他的积极演说让西方各国更好地了解的中国的内部情况和对外态度,尽管蒲安臣有时为了宣传,也有意把清政府PS美化了不少。

蒲安臣手迹
 
鞠躬尽瘁

1870年,当他正与俄国沙皇艰苦谈判时,却因为鞍马劳顿身心疲惫,加上俄国严冬的恶劣气候,突然患肺炎病倒不治,于223日在圣彼得堡去世,为大清国捐躯异国,终年不到50岁。消息传到清廷,为表彰感谢蒲安臣的贡献和牺牲,同治皇帝下诏,清政府追授蒲安臣清朝最高一品官衔,赠与家属抚恤金一万两银子(也有说一万美金,现值大约二百多万美金)。蒲安臣遗体最后运回美国,在波士顿公开举行了隆重葬礼,仪式上悬挂装饰的是美国星条旗和中国黄龙旗,据说蒲安臣出访时采用中国元素亲自设计了大清黄龙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面国旗,也就是说蒲安臣也是中国第一面国旗的设计者。
尽管蒲安臣生前是为中国政府服务并殉职,但赢得了世界的尊敬。他出访过的欧洲各国纷纷表示痛惜和悼念,也不妨碍美国大批主流媒体报道了蒲安臣去世和葬礼 ( 我甚至在网上找到了纽约时报1870224号关于蒲安臣去世的新闻报道 ),介绍他的生平事迹,赞扬他高贵的品质和崇高目的,哀悼美国的损失。其实他的突然逝去也是中国外交的巨大损失,他去世后的中国外交基本丧失了对西方有力的宣传和交涉能力。如果有蒲安臣在,或许此后数十年的中国外交史就会多少不一样,后起的“卖国贼”李鸿章大人也或许不需要承担那么多的忍辱负重,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当然蒲安臣不可能独自改变中国的整体外交弱势,但应该会在强权夹缝中争取更多一点的生存空间,他生前代表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饮水思源

蒲安臣永远安葬在自己曾经生活过的美国波士顿郊区剑桥,离他过去的老宅不远。作为另一个支持蒲安臣平等人权理念,同时也是他的挚友和“弟子”,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义不容辞为蒲安臣盖棺论定,他这样评价:
(蒲安臣) 制定条约框架时,在整个世界广泛利益中去制定,而不是以条约另一方为代价,自私地只为他自己的国家占据优势和获取便利”。“他已经超越了狭隘的某国公民,成长为一位世界公民,并且用非凡的慈悲和热心去感同身受所有种族,并为之实践操劳”。“他的去世,美国失去了一个儿子,世界失去了一个公仆”。

歧视华人图画

    蒲安臣去世后,随着愈来愈多的华人合法进入美国生活做工,养家糊口,日益严重的中国廉价劳工问题影响到了某些美国白人的利益,开始出现了反华浪潮,他主导的华人平等法案尽管后来被作为法律依据,短期阻止了一些歧视华人法案的通过,但最终受到很多美国人反对,甚至反转。美国在
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完全禁止华人在美国的移民权利,这个歧视法令直到1943年才彻底废除,因为那时候中国已是美国二战的主要盟友。也一直到2012年,在美国第一位华裔女国会议员赵美心 (Judy Chu) 提议下,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正式对《排华法案》表示道歉,这时距离法案颁布整整130年。

    这些坎坷波折的华人在美经历和遭遇不能否定抹杀蒲安臣最早的努力和成果。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几乎是靠着一己之力,四处为中国代言讨说法,最终殉职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上,付出了生命代价,可谓竭尽效力,鞠躬尽瘁,这是什么精神?。人虽然没了,但他的国家和人权平等的精神和理想依旧长存。一百多年来,在对待华人问题上,从严重歧视到反对歧视,沿着蒲安臣的足迹继续前行,美国政府和社会也在不断反省和进步。华裔中也涌现出参议员鄺友良、首位华裔大使张之香、助理国防部长朱思九、劳工部长赵小兰、能源部长朱棣文、州长大使部长骆家辉。。。。。。


驻美公使伍廷芳在中国使馆

担任过清朝驻美公使和民国外交总长的伍廷芳曾经高度评价蒲安臣和《蒲安臣条约》,赞扬美国当时对中国正义和公平的态度,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不过蒲安臣后来在中国大陆长时间被冷落歪曲,他的历史作用和地位因为具有争议性而被选择性遗忘。也许是因为他帮凶落后腐朽的满清王朝苟延残喘,还是阴险狡诈骗取中国信任,为中国办事的最终目的仍是维护帝国主义利益就不得而知了,他代表中国出访也被认为是清政府荒谬卖国的行为。假如他生活在正确的朝代,效力于正确的政府,如陈纳德和白求恩一样,应该也会被授予“伟大国际主义人士”一类光荣称号,在中国也应该立个碑塑个像什么的。
随着中美之间关系的恢复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他才重新进入中国人的历史视野,但现在仍然很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蒲安臣这个名字。今天我们,尤其是在美国的华人,应该了解记住,当年有一个美国人首先倡导并实行公平对待中国和在美华人。包括我个人在内,一百多年来成千上万华人来到美国新大陆留学和打拼,寻求生活和机会,生存发展壮大至今,这一切离不开蒲安臣的先驱思想和努力。
蒲安臣在美国没有被忘记,除了大量历史和学术研究,去世二十多年后,当初他计划安享晚年生活土地上的民众,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城市,这就是今天我所在的伯林盖姆市,另外堪萨斯州一个地方也是为纪念他命名。在我的字典里则永远就是“蒲安臣”。遇到中国国内朋友来访,我总是一定要介绍“蒲安臣”地名的来源,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故事,这也是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他是一个好人,而且是一个非常,非常伟大的人” 马克·吐温。
当初蒲安臣为中国人争取平等权益,我们今天也应该感恩给他一个公正的历史评价。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二战前线打仗时,美国总统的儿子都躲在哪里?

京剧登台百老汇-梅兰芳访美演出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