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19的博文

美国大兵横行霸道?这本小册子告诉他们如何在中国守规矩

图片
在个人收集的二战中国战场美军的历史文物中有一本特别小书《袖珍中国指南》 (Pocket Guide to China) ,是美军与中国军民交往合作的一个实物见证。当时有上万美军在中国协同抗战,包括著名的被誉为“飞虎队”陈纳德指挥的第十四航空队。这本手册由美国战争部编制发行,有钱也买不到,因为压根没定价,书的使用者仅限于派往中国的美军官兵。 对于完全不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美国大兵来说,这本书就是他们出门在外,办事活动的得力指南。工作和生活中与中国人打交道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扰,就拿出来读一读,认真学习,正确认识,严守规则、深刻反思,所以这本手册堪称驻华美军思想和文化教育工作的“红宝书”。 《中国指南》小册子只有薄薄的五十多页,方便随身携带,整个封面就是中华民国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图案。这本大概在 1942-1943 年出版的小书,涵盖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人际交往、政治制度、军队编制、战争策略、饮食购物、娱乐休闲、货币度量等内容主题,为驻华美军了解中国,以及与当地中国人交往提供基本常识和知识,提醒他们只有时刻牢记“入境问禁,入国问俗”的中国古训,谨守规矩,才能和中国军民打成一片,鱼水情深。 为什么当时美军要特意编写这个小册子呢?要知道那个年代在美国,很多白人对华人尚有一定的无知和偏见,在今天看来很简单基本的种族和人权平等的道理,在当时却需要对他们进行特别的教育和培训,再加上中美社会和文化差异等问题,这些处理不好就会影响驻华美军与中国军民的合作支援,这也是中美同盟抗敌的需要,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中美并肩战斗,美国才对中国人开始正眼刮目相看,实行多年的《排华法案》也在二战时彻底终结废除。 这本只需花半个小时可以快速读完的手册,试图为驻华美军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国家和民众形象,描绘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赞扬了中国的顽强奋战,指导规范美军在中国为人处事的观念和行为,甚至包括如何与中国女孩交往,如何吃饭和购物等。在我看来,它们不仅是当时美军在中国的思想原则和行为指南,某些观点甚至可以在今天作为中国人自己的参考借鉴。 下面我们就挑选部分章节翻译过来看看这本书讲了些什么,这些话并不是完全按照原文逐字逐段翻译,只是大体概括和叙述部分内容。插图的黑白历史照片大部分来自网上资料,其他图片是翻拍《中

中美外交史上最传奇的角色“蒲安臣”

图片
    美国旧金山附近有个伯林盖姆市 (Burlingame) ,忽然一天好奇这个地名到底是代表什么意思,用古狗搜索了一下,原来是来自一个一百多年前美国人的名字,他在这里曾经拥有过一大片土地,准备退休后在这里过农场田园式悠闲日子。这倒不奇怪,因为美国的一些城市经常以历史上早期人物命名。再仔细了解这个人的背景却很有意思了,原来他是美国林肯政府前后时期的律师、国会议员、外交官。尤其令人眼球掉地的是,他竟然先后担任过美国驻华公使和中国清朝外交公使两种截然相反的角色,代表清政府出访与欧美各国交涉谈判,这在中美外交史上是一段空前奇闻,也应该是绝后了,估计以后中国任何政府再也不会把本国重大外交交给一个外国洋人操办。 这个人就是蒲安臣 (Anson Burlingame) 。或许中文对伯林盖姆市的官方翻译应该改成有血有肉的“蒲安臣”来永远纪念他,因为作为“最年轻政府的儿子,最古老政府的代表”,他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中国历史里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废奴英雄    蒲安臣 1820 年出生在纽约州,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后来在波士顿从事律师职业, 1855-1861 担任美国国会议员,极具个人魅力,素以演说雄辩著称,兼具文武双全。资料记载,在从政期间他坚定支持废奴主义,并曾经与一位赞成黑奴制的国会议员相约决斗 ,其实是那位老兄先下战书,蒲安臣乐呵呵急不可耐立马接下,且不知蒲安臣还享有神枪手的名号。当时美国法律禁止决斗,所以地点特意选在了尼亚加拉瀑布的加拿大边境一侧,蒲安臣端着枪在那里等着,大家也都准备看热闹呢,可惜那位议员一看玩真的就胆小怕死没敢露面,闹得丢人现眼,而蒲安臣因此声名大振,成了废奴支持者中的新英雄。   驻华公使蒲安臣给恭亲王的信函   驻华公使 1861 年蒲安臣被林肯总统任命为美国驻华公使,来到了北京,他立志紧密连接世界最年轻和最古老的东西方两个大国。在对待中国的态度和政策上,与两次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各国列强不同,蒲安臣的思维和做法是平等合作而不是武力胁迫,主动帮中国政府解决了一些棘手的外交难题,“其人处事平和,能知中外大体。。。 遇有中国不便之事,极肯排难解纷”,个人也逐步与清政府,尤其与六爷恭亲王奕訢,培养建立起了良好的相互信赖合作关系,成为了“中国人民友好